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植物生产实验》是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综合大实验。包含了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为将来从事的科研、生产、推广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条件
完成本课程实验需要18学时,需要配备旋风磨、分光光度计、光照培养箱、分析天平、离心机、冰箱、计算器等仪器设备
三、实验主要教学内容
实验一 植物标本园参观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植物类型,了解常见植物的主要用途,掌握掌握标本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 主要内容
1. 识别常见植物类型
2. 了解植物用途
3. 参与植物生产管理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园
实验二 麦类作物识别及小麦形态观察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识别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麦类作物;了解小麦的根、茎、叶、花、种子的形态
(二) 主要内容
1. 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形态比较
2. 小麦根、茎、叶、花、种子的形态观察
(三)实验地点
植物生产与耕作学实验室
实验三 水稻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水稻的植物学特性及主要类型。
(二) 主要内容
1. 掌握水稻的植物学特性
2. 了解稻的主要类型
(三)实验地点
植物生产与耕作学实验室
实验四 大豆形态类型及豆类作物识别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豆植株形态特点,掌握豆类作物种子和幼苗的识别方法。
(二) 主要内容
1. 大豆植株形态的观察
2. 豆类作物种子和幼苗的识别
(三)实验地点
植物生产与耕作学实验室
实验五 植物品种类型及丰产性测定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认识不同品种类型结种特点,建立植物高产品种类型的概念;认识不同品种类型产量因素构成特点,建立植物品种高产群体结构的概念;了解植物品种丰产性测定原理,掌握田间调查和产量测定原则、标准和方法技术。
(二) 主要内容
以小麦、玉米、棉花不同株型结构和不同产量因素构成的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播量试验,分生育期进行群体性状和产量性状调查,取样段收获计产并计算收获指数,最后分析归总高产品种类型特点和植物品种丰产性测定技术。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园
实验六 杂交育种程序及杂种后代选择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掌握杂交育种程序,明确杂种后代工作内容,掌握杂种后代处理方法。
(二)主要内容
以小麦育种试验(F1—F6—品系鉴定—品种比较)为材料,分生育期观察记载不同世代性状表现特点,并分世代进行组合评价和性状选择(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最后归总杂交育种程序和系谱处理杂种后代的工作要点和选择原则。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园
实验七 植物抗病性鉴定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掌握植物抗病性鉴定方法,明确植物抗病性记载方法和标准,为抗病性选择提供依据。
(二)主要内容
以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和棉花枯萎(或黄萎)病抗性鉴定为例,分别选用抗病和感病材料设置田间人工病圃,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在病害盛发期进行抗病性调查和记载并计算病情指数,归总参试材料的抗病性表现。
(三)实验地点
农作物标本园
实验八 小麦品种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学习掌握鉴定小麦品种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 主要内容
以强筋小麦品种和弱筋小麦品种的面粉为材料,用手洗法洗出面 烘干后称重,计算面筋含量,根据面筋含量计算蛋白质含量。
(三) 实验地点
植物产物提取与加工实验室
实验九 S.D.S沉淀值测定
(一) 实验意义和目的
掌握SDS沉淀值测定方法。
(二)主要内容
以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品种的全麦粉为材料,用SDS沉淀值测定法测定供试材料的沉淀值。
(三)实验地点
植物育种与种子工程实验室
四、 考核方法
课堂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完成情况、学生出勤情况等进行考察,学生撰写完成实验报告后,对实验报告评定成绩;对以上四项分别按20%,30%,10%和40%的比例评定最终实验成绩。
五、学时分配及建议
序号 |
实验项目 |
学时 |
实验一 |
植物标本园参观 |
2 |
实验二 |
麦类作物识别及小麦形态观察 |
2 |
实验三 |
水稻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 |
2 |
实验四 |
大豆形态类型及豆类作物识别 |
2 |
实验五 |
植物品种类型及丰产性测定 |
2 |
实验六 |
杂交育种程序及杂种后代选择 |
2 |
实验七 |
植物抗病性鉴定 |
2 |
实验八 |
小麦品种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
2 |
实验九 |
S.D.S沉淀值测定 |
2 |
六、说明
本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于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植物生产综合实验.
版权所有 环球360手机版登录 - 环球360手机app下载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