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党群工作
 

从一大到七大(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

作者:         发布日期:2006-09-29     浏览次数: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在此回顾党的一大到七大,可以真切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由于巡捕房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列席了会议。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和党的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2人,代表着全党195名党员。大会正确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30多人,代表着全国420名党员。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它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党员994人。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此外,大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邓中夏、张国焘、张太雷、李立三、李维汉、董必武、陈潭秋等82人,代表党员57967人。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仅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时刻召开的。大会虽然提出了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一些正确的原则,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特别是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重大问题,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难以承担起挽救革命的重任。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瞿秋白、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蔡和森、张国焘、李立三等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84人。党的六大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全党的两大问题:指出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着全党121万党员。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七大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版权所有  环球360手机版登录 - 环球360手机app下载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