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我省杂粮产业快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多年来,我校杂粮团队坚持深入一线,结合当地实际,多措并举,全链条布局杂粮产业,助力产区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一是科学谋划,打造旱作杂粮示范基地。积极开展谷子、糜子、荞麦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了甜荞品种甜荞品种西农9976、苦荞品种西农9940、糯性糜子品种榆黍1号、粳性糜子品种榆糜2号、芸豆品种西芸1号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当地品种更新换代。同时组织开展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先后展示示范了小粒作物播种机、小型单行精密播种机、双行精密播种机、覆膜播种机、中耕机、大田喷雾器、割晒机、脱粒机等杂粮机械化生产机械,促进了小杂粮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是校企联手,延长杂粮产业加工链。杂粮团队十分重视杂粮加工与产业化开发,坚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以“一村一品”为目标,采用整村推进的方法,先后在靖边、定边等地示范推广了西农9976、西农9940、榆黍1号、榆糜2号等优质杂粮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引导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杂粮市场,推进小杂粮产业化。
三是精准施策,创新杂粮推广新模式。陕北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少雨,在历史上长期是非主粮作物的优势产区,杂粮作物类型丰富。长期的农业探索证明耗水量大的玉米等主粮作物不适宜在陕北地区大量种植,单一化的作物种植结构也不适宜陕北地区农业长期发展。学校先后与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府谷县农业农村局、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边县农业局、神木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创新“高校+政府+基地+人才”的农技推广模式,打造杂粮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产区农技人员素质。先后助力地方政府打造“延安小米”、“府谷黄米”、“定靖荞麦”、“神木黑豆”等杂粮品牌。府谷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黄米之乡”,神木市也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黑豆之乡”。
近日,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环球360手机版登录柴岩教授一行4人赴陕西省延安市、靖边县、定边县等杂粮主产区,深入农技推广部门和杂粮企业进行产业调研和技术指导。先后与定边县科技局、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十四五”合作共建旱作杂粮试验示范基地达成一致意见;还深入靖边乔沟湾、定边乔洼、延安安塞等基地考察了陕北地区荞麦、糜子、谷子、芸豆等小杂粮优良品种繁育、储备情况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分析了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定靖荞麦、延安小米标杆基地的建议;在靖边红盛农产品公司等小杂粮流通、生产、加工企业考察期间,对加工企业的荞麦米、荞麦粉、荞麦糁子、荞麦皮、荞麦方便食品等系列产品进行分析,针对杂粮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加工不够精细,产品质量缺乏统一标准,产品销售市场和消费有限等问题,提出通过组建产业联合体、制定产品企业标准,逐步形成各自的拳头产品,进而在整体上提升陕西省荞麦产业的竞争力。
现场考察杂粮加工企业
编辑:王磊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环球360手机版登录 - 环球360手机app下载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