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继赵先生之后,小麦育种大师当推在杨陵生活和工作了31年的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研究员。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农学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1956年,在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召唤下,李振声来到了大西北远离都市的偏僻小镇——陕西杨陵,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即后来的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的前身)工作。从此,他开始了在大西北长达31年的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生涯。
北京—杨凌,从繁华到荒芜,李振声说,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青年人都是这样。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
到陕当年,我国农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对小麦产量影响巨大,甚至导致绝收。时年25岁的李振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默默下定决心,要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通过多年对牧草的研究,李振声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于是,他产生了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的想法。
草和小麦杂交,就好比是为牧草和小麦进行特殊的“婚配”,其目的是让小麦的后代获得牧草的抗病基因。他的大胆想法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开始对远缘杂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从青丝到白头,这一干就是20年。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成功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约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
由于小偃系列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 一时间,“要吃面,种小偃”的民谣广为流传。
20年的顽强拼搏,不但使李振声在小麦育种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同时在小麦育种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突破。
通过多年的育种试验,李振声发现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是开展远缘杂交的三道难关。经过认真分析,他决定开始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大大地缩短了杂交育种时间。李振声的这一成果,引起了世界遗传学界的高度重视。
1986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西尔斯实验室。在这里受邀工作了两个月的李振声用自己的技术折服了所有实验室人员。“你的工作恐怕要让我失业了!因为你只需看种子颜色就知道染色体数目,我还压什么片子啊。”同事无奈又钦佩地说。
1986年,西安“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站在了世界同行面前,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他的科研成果给予了极高评价:“如果说西尔斯五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基因定位的可能性,那么李先生则在八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工程(缺体)育种的可能性。”
1987年,李振声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但他的小麦基因研究仍未中断。同时,他给学校培养了一批远缘杂交小麦研究事业的后来者如陈漱阳、薛文江、李璋、陈新宏等人,令“小偃”育种队伍得以发扬光大、赓续不断。
20世纪末,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着一种“担忧”,认为中国人口多,自产粮食不够吃,给世界其他国家增加了负担。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2005年4月,亚洲博鳌论坛。李振声站在论坛主席台,他整理了1990到2004年间农业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数据郑重驳斥了莱斯特•布朗的观点,庄严在论坛上向世界宣布:“我们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回应他的,是顷刻响起的雷鸣般掌声。这一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式宣布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限制,至此,国际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担忧解除。
2007年2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热烈的掌声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颁发了奖励证书,并同他亲切握手。党和人民把最高的荣誉给了她受之无愧的功臣。
似水流年话情缘。“在小麦育种方面,赵洪璋院士是我的老师。我在选育‘小偃’系列品种时,就借鉴赵老师的育种方法,从组合中选出了‘小偃6号’和‘小偃5号’两个品种。文革期间正是五湖四海闹革命最厉害的时候,晚上我到赵院士家中聊天,探讨小麦育种研究的问题,一聊就到后半夜。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一定让儿子把我送到五台山下才放心。” 2018年,87岁的李振声院士回忆赵洪璋院士时言辞恳切。
“我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每当回忆起当时他指导我们进行小麦育种工作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编辑:0
终审:0
版权所有 环球360手机版登录 - 环球360手机app下载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