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十四五”专题报道:“粮食增产背后的种业密码”,我院王辉教授、吉万全教授和张玲丽副教授作为小麦育种专家代表参与节目录制。研究生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在线观看直播,学习老一辈育种家的奋斗精神,同学们观看节目后感触颇深,反响热烈。
通过学习经济半小时“十四五”专题报道:“粮食增产背后的种业密码”,认识到我们要通过国人自己的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让饭碗里装满中国粮、装满优质粮。而这离不开优质的品种和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需要我们青年一辈农学人学习并践行老一辈农学家奋斗精神,如袁老先生对杂交水稻事业的坚守、吉万全老师不断孕育新品种的创新精神和王辉老师对小麦育种事业的热爱;努力做到知农、爱农、务农,真正落实十四五规划中的“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旱农三支部委员会
西农小麦育种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的是代代西农人的努力付出,尤其是老一代育种人那种不怕吃苦,敢创先锋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新时代新要求,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开创我国育种事业的新篇章,相信在老一代育种人的引领下,我们西农人的育种工作也会再创辉煌。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旱农四支部委员会
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为实现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育种家们从未停下脚步。90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成员从万里挑一的种子到亩产911.7kg,黄长玲教授用35年时间培育“三高三抗”品种,吉万全教授历时30余年培训7个高产抗病品种,王辉教授团队用40余年时间为中国“装满粮,装好粮”而不懈奋斗。一代代育种家用毕生精力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身为新时代农学人,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前辈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精神,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旱农五支部委员会
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需要育种家们辛苦选育来保障,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来保障。育种道路艰辛漫长,每一个品种的诞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的同时也号召我们学农人向育种家看齐,不怕吃苦,不怕受挫,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作为一名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不仅要把自己的实验结果以论文的形式写在纸上,更应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应用到大地上,转化为科技成果,利国利民。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一支部委员会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本次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十四五”专题报道节目“粮食增产背后的种业密码”,通过袁隆平院士、黄长玲研究员、王辉教授、吉万全教授和张玲丽副教授的详细介绍,我了解到了我国在农业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吃饭问题,就像习主席说的那样:“牢牢把饭碗端在我们自己手上。”农林人从来都不容易,他们所有的成果都是在试验田里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得出来的,这其中的艰辛是我们体会不到的。就像王辉教授那样,就算晕倒也要下意识撑住自已,坚决不能压倒实验材料,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后辈值得学习的。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二支部委员会
王辉教授,吉万全教授,张玲丽副教授在小麦育种方面成功,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外出奔波与实地考察。每一个优秀品种的背后离不开一辈辈人的辛勤耕耘与代代传承,才能摸索出整个地区最佳的培育方法。确保中国粮食安全除了提高亩产产量,还要把种子技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数以千计的组合中才有可能筛选出一个品种。身为学农学子,应当继承农学人的精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挥洒青春与汗水。我们要用创新的方式,发展的眼光开创我国育种事业的新事业,相信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能够在育种工作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五支部委员会
今天有幸观看了CCTV 2 频道财经半小时《粮食增产背后的种业密码》节目,了解了袁隆平院士,黄长玲研究员,王辉教授,吉万全教授,张玲丽副教授为我国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一代代农学人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奋斗终身。“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志安得闲,农业问题是关乎我国国民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我们农学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拥有理想和抱负,立志于解决中国的粮食品质,将所学用在在农学的各方面,培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为了中国农学挥洒热血。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六支部委员会
“每年我们都做的一个工作就是选抗病性好的,吃着好吃的,所以每隔两三年都会出来新品种。”吉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体会了太多太多。我是研一新生。记得九月份入学就看到吉老师每天为整地,播种忙的不可开交。每一个品种的选育离不开育种工作者艰辛的付出。九月份的整地,十月份播种,六月份的收获以及小麦生育期间各种性状调查都是需要育种工作者亲力亲为的。在十月份跟随吉老师一起在田间播种有一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感觉。每天早晨很早就出发去田间,晚上日落西山归来。吉老师亲自带领我们在田间播种,我们研一新生不熟悉具体操作,吉老师就会给我们示范一下,亲力亲为。一起为了十月播种黄金期赶着进度。让我真正体会到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七支部委员会
王辉教授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他把五十余载的光阴奉献给黄土高原,精心呵护着一株株绿色的希望;他用脚步丈量着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带到黄土地上的千家万户。他秉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踏实、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带着“育得金种慰苍生”的坚定信念,自青春岁月至古稀之年,脚踏实地,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我国优质、高产小麦的新品种。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九支部委员会
老一辈科学家,他们以吃苦耐劳,勤奋上进,淡泊名利,敢为人先,无私奉献,为我们,乃至所有的青年人树立榜样。我们是社会的承担者、创造者,我们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在当今世界各国利用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创造效益,弱肉强食。我们必须清醒和警醒。我们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的振兴与繁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做有担当、有责任、有理想、有志气的年轻人。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十支部委员会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不容轻视。研究一门科学知识必须理论上有用,实践上可行。“科学技术研究的落脚点是运用到生产上去,产生实际效益。”在当今世界各国利用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创造效益,弱肉强食。我们必须清醒和惊醒。我们还需要不断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面貌,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小麦十一支部委员会
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朱颜鹤发的古稀之年,改变的是年龄是容貌,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老一代育种科学家们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一粒粒小麦、水稻、玉米是他们的心血,也是国家的心脏。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任何科研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成千上万次失败后的精华。希望自己以这些农学科学家为榜样,放下偏见,潜心研究,感受农学的魅力。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玉米二支部委员会
今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CCTV-2频道财经半小时栏目关于“十四五”专题报道《粮食增产背后的种业密码》节目后,被袁隆平院士、黄长玲研究员以及我们环球360手机版登录的王辉教授、吉万全教授、张玲丽副教授为我国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深深感动和激励。“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志安得闲”,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事农业一样可以有所作为,广阔的农村大有可为。我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人还是需要理想和抱负的,需要一腔热血和坚定信仰,需要“不为五斗米折腰”洒脱,我们应担负起振兴中华的时代大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共青团环球360手机版登录油菜三支部委员会
编辑:沙影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环球360手机版登录 - 环球360手机app下载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