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科研创新水平,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4月24日上午,环球360手机版登录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技术支撑部首席科学家——凌宏清教授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博士后王亚军老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王东副院长主持。
凌宏清教授做报告
凌宏清教授以《小麦基因组测序与分析》为主题,讲述了在麦类作物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解读了其2013和2018年发表在《Nature》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小麦A基因组草图和精细图谱的绘制》,该成果入选为“201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深度解析了六倍体小麦品种“科农9204”的基因组测序与组装,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解释“科农9204”氮高效的遗传机制。会后,凌宏清教授与我院师生就前沿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展望,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学术交流。
王亚军博士做报告
王亚军博士以《麦类作物抗锈病遗传解析及抗病基因快速克隆》为主题,讲述了大麦叶锈菌、小麦叶锈菌、杆锈菌、白粉菌、燕麦杆锈菌以及各种禾本科的杂草上的锈菌的寄主及非寄主抗性的研究工作,解读了利用图位克隆的方式克隆了多个新型抗病基因,以及开发的完全不依赖于遗传定位的基因克隆技术MutIsoSeq。 MutIsoSeq 实现了完全不依赖于遗传重组和遗传定位的基因克隆,已利用该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小麦中克隆了四个控制相关表型的基因,通过培育超感大麦品种及相关群体从大麦中定位到了众多控制对非亲和的锈菌和白粉菌的非寄主抗性的位点,并首次从大麦中克隆了锈菌非寄主抗性基因。
本次学术报告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学术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展了同学们的科研视野,启迪了同学们的学术思维,进一步促进学院的对外学术交流,助力我校小麦遗传育种学科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提问交流
凌宏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德国基尔大学理学博士,德国植物遗传与栽培作物研究所博士后,曾就职于瑞士苏黎世大学植物生物学研究所。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回国后任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长期担任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信号转导和分子调控网络”项目首席科学家,从2022年3月任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技术支撑部首席科学家。先后在Nature、PNAS、Cell Res、Mol Plant等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20余篇。
王亚军:2007年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获植物保护农学学士学位,2014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麦对大麦叶锈菌成株期抗性的研究工作,2014年7月入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博士后,致力于大麦对大麦叶锈菌、小麦叶锈菌、杆锈菌、白粉菌、燕麦杆锈菌以及各种禾本科的杂草上的锈菌的寄主及非寄主抗性的研究工作,期间利用图位克隆的方式克隆了多个新型抗病基因。从2018年开始至今,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式去克隆小麦抗病基因,在此过程中开发了完全不依赖于遗传定位的基因克隆技术MutIsoSeq,并利用这一技术实现了多个小麦抗病基因的克隆。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 (in press)、Nature Plants等期刊上。
编辑:郭超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环球360手机版登录 - 环球360手机app下载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